代表委員聯名呼籲取消藥品招標
  多位代表委員反對最低價中標,直指價格越招越低,“要麼造假,要麼停產”
  本報記者 王卓銘 北京報道
  “部分審批有關部門不顧國家文件強調質量優先、價格合理的原則,仍然頑固堅持唯最低價取得招標,甚至違背價值規律,低於生產成本招標。”3月4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科倫藥業(002422)董事長劉革新表示。
  當天下午,參加全國兩會的醫葯界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共同參與座談,對醫葯行業政策走向表達觀點。肇始於安徽的“唯低價是取”的藥品招標模式再次遭到“炮轟”。
  2月28日,廣東實施“藥交所”模式以來第一輪基本藥物採購成交價格公佈,氯化鈉註射液0.7元一瓶、板藍根顆粒0.14元一包……這一價格比此前廣東省基藥平均價降低了9%,卻令眾多企業苦不堪言。全國人大代表劉嘉坤甚至直言反對此種招標方式:“買到的便宜藥可能是假的!”
  眾多企業以往期待基藥能夠“以價格換市場”,但在實際操作中也變了樣。2013年,浙江省統計,二級以上醫院中基藥的使用量不到20%。這一情況在全國其他地區也存在,廉價的基藥無法實現大規模銷售,令很多企業意興闌珊。
  眾多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聯名呼籲取消現行的醫葯招標政策,這一內容將被作為提案、議案,遞交到相關接收部門。
  矛盾重重
  全國人大代表、康恩貝(600572)董事長胡季強認為,現行基本藥物價格定得過低,但基藥價格體系無法及時調整,“集團下麵有100多基本藥品,三分之一的藥沒有辦法按照現在的價格、現在的工藝來進行生產。”而且藥品招標環節,價格越招越低,“以這樣的價格中標,我們要麼造假,要麼停產。”
  中藥價格過低的問題更突出。全國人大代表、承德頸復康藥業董事長李沈明表示:“醫改這5年時間里,中藥材連續漲價。我們常用的400多種藥材中100多種在漲。藥價還控制得非常低,企業真是苦不堪言。”
  天聖製藥董事長劉群無奈地表示:“希望國家發改委在價格恢復廉價藥品價格。我們要求不高,恢復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水平就可以了:青黴素七八十年代就是6毛錢,後來漲到9毛,現在降到9分。企業做不出來,做出來必然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。”
  大量矛盾被集中到現行的招標制度上。除了價格問題之外,各地招標中的隱形門檻盛行也令企業頭疼。李沈明表示:“我們在這幾年的招投標中,經常遇到一些對外地企業的歧視性條款。”
  各地招標中,一般會要求投標企業提供省級以上的藥檢證明。儘管都是合格藥品,但如果沒有省級藥檢所和地市級藥檢所的證明,便無法進行投標。李沈明表示:“以河北為例,省里企業拿到藥檢報告得數月的時間,而內蒙、西藏等偏遠省份的企業,拿到省級藥檢證明更是困難。這個證明還只有一年有效期,比我們藥有效期還短。”
  劉革新表示,“現在的招標制度導致了一大批常用藥被迫退出市場,埋下了藥品質量的隱患。”
  取消招標?
  在這次座談會召開之前,“取消現行招標制度”已被作為一個重要事項,由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聯名簽字,並計划上交給相關部門。
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拿到了這份題為《關於取消政府統一的藥品招標等制度的建議》的文件,其中明確指出:十多年來,由於政府過多干預市場,不當設定“入門價”、“制定配送”、“限時回款”等規定,甚至出台使用本地藥品比例的強制措施,干預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,結果反而造成藥價虛高和廉價藥斷檔兩種極端現象。群眾、醫院、企業、政府“四方都不滿意”。
 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對這一建議感同身受。全國人大代表、揚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表示:“現在是已經完成招投標了,銷售卻無法實現多渠道進行,還要面臨二次議價。這樣招標的效果無法體現。”
  劉革新認為,如果能建立全國統一公平的藥品競爭體系,這樣的招標還是可以接受的。但目前是地方政府對招標的不當干預,造成了市場混亂。“如果這個招投標不能如我們所願取消的話,也要實行全面綜合評判的原則,摒棄由價格最低中標。”
  儘管多位全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輪番炮轟,但當日列席的衛計委、發改委等部門人士未有表態。
  除此之外,上述《建議》還指出,“藥房托管”突然在當下流行,其背後也潛藏著變相“以藥補醫”的弊端。
  2014年年初,康美藥業(600518)連續宣佈托管81家醫院的藥房,然而這一模式卻被認為實際上“使托管方成為壟斷方”,使其具備了與供應商的砍價能力,製藥企業面臨“二次議價”、出讓利益的風險。
  藥房托管被認為是“典型由權力配置市場資源的行為”,《建議》希望,立刻叫停藥房托管,還醫療機構購藥自主權。(編輯 徐萬國 陳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64smjj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